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办法
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负责制定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二、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三、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每日定时消毒3次,每次1小时,必要时临时开机。
四、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五、建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六、新生儿病房使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三)吸痰瓶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呼吸机湿化瓶终末消毒,氧气湿化瓶为一次性用品,一人一用不得重复使用。
(四)蓝光箱和暖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五)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浴巾、浴垫等(雾化吸入器、氧气管、吸痰管为一次性用品,一人一用不得重复使用)。
(六)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用清水清洗干净,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高压灭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七)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七、建立清洁消毒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八、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落实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九、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十、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戴手套,操作结束后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一、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十二、医务人员如发生锐器伤或职业暴露时立即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并上报感染办,组织评估、预防和随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