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1-15 点击数: 【字体:

一、临床科室成立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本病区医务人员、保洁员、护工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病区医务人员配合感染办完成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等。按照医院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对监测发现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病区医务人员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根据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主要特点开展针对性风险因素监测。

五、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病区医务人员及时报告感染办,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六、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

七、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并配合感染办采取控制措施,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八、对传染病患者及其使用的物品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管理措施。

九、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隔离的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除确诊为同种病原体感染之外,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隔离患者的物品专人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后进行终末消毒。

十、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十一、病区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设施位置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使用;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洗手图示等。

十二、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室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设施、设备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

十三、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等诊疗区域内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备手卫生设施;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房间配置空气消毒设施,每天消毒2次,每次30分钟。

十四、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病室床位数单排不超过3床;双排不超过6床。

十五、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操作的危险程度,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十六、在从事无菌技术诊疗操作如注射、治疗、换药等时,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十七、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消毒;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一用一灭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一次性使用。

十八、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弯盘、治疗碗等,遵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监护仪导联、血压计袖带等保持清洁,被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

十九、治疗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二十、无菌物品、无菌溶液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液及容器及时更换。抽出的药液和配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启封抽出的各种溶媒不超过24小时;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经打开不超过24小时;小瓶装碘伏消毒剂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7天;大瓶装消毒剂(500ml)30天,只可倾倒不可直接蘸取。对于性能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可超过24h。

二十一、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医疗废物的管理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正确分类与收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废物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

二十二、废弃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

二十三、医疗废物容器符合要求,不遗洒;标识明显、正确,医疗废物不超过包装物或容器容量的3/4。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闭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

二十四、隔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并及时密封。

二十五、有具体措施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一旦发生前述情形时,按照本单位的规定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十六、临床科室与医院内转运人员做好交接登记并双签字,记录保存3年。

二十七、病房每日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进行终末消毒。

二十八、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区域区分,不同病房及不同患者之间更换,一床一巾。擦拭不同区域地面的地巾区分,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二十九、病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报告感染办,配合做好个人随访及监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