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 固核心——我院组织开展张掖市构建本地DIP目录体系培训会
为了贯彻落实《张掖市构建本地DIP目录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理解本地目录体系构建的原则、主目录(核心病种和综合病种)基础分组的策略与方法,7月20日下午,张掖市医保局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办了《张掖市构建本地DIP目录体系培训会》,副院长马维军、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行政一楼会议室集中参加培训,其他临床科室通过扫码自行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张掖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春生主持。
罗春生指出,构建本地DIP目录体系是推动我市DIP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工作,要在《国家医疗保障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利用历史病案首页数据和医保结算清单数据,综合考虑总额预算、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收费价格、药品耗材、中医药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形成能反映我市疾病特征的DIP目录体系,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实现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确保我市DIP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推进。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孙木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讲解了DIP分组与医保ICD编码相关知识,并分享了个人工作经验;张掖市医保中心稽核内控科副科长刘志新从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实施路径等四个方面对《张掖市构建本地 DIP目录体系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上海联众网络张掖项目负责人对《张掖市DIP主目录分组(基础分组)草案》做了进一步培训。
此次培训会干货满满,让我们充分理解了DIP本地目录体系构建的原则及主目录(核心病种和综合病种)基础分组策略与方法,我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化ICD编码、病案首页、医保结算清单质控管理,合理调整病种结构,开展大数据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等工作,为落实DIP支付改革相关工作打牢基础。(高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