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院内动态

院内动态

扎实做好历史病历数据,为“DIP”支付方式落地夯实基础

作者:guest 发布时间:2022-06-06 点击数: 【字体:

为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期完成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工作,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张掖市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前期我院已上传2019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全部病案首页。“DIP”支付方式落地夯实基础,扎实做好历史病历数据,6月2日下午,医务部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在24楼学术厅进行专项培训,院长钱军,副院长马维军参加培训会。


1654483793118684.png



培训会上,医务部副主任杨发英就《历史病案首页数据采集质量分析简报》中17个错误类型、28个错误名称的名称说明、案例分析及修改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逐项讲解,同时解答各科室在数据修改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尽量保证在DIP数据清洗中保证历史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有效性。


1654483763177748.png


1654483831108674.png


副院长马维军表示,基于“大数据优势”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究其根本就是一种利用大数据的技术进行病种分组的方法。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码是DIP分组的的重要依据,是DIP医保支付开展的依托要素。如果说病案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那么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数据是宝藏还是垃圾。垃圾数据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甚至出现与预期大相径庭的结果。对内,影响医院对科室的准确评价;对外,不能反映客观事实。所以,此次历史病历数据修改至关重要,各科室务必高度重视,按期完成修改工作。

DIP付费以病种组合为单位,强调对临床客观真实数据的统计分析,历史数据中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穷举聚类,按疾病与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客观形成自然分组。历史数据是DIP付费其中重要的一环,我院将积极做好历史数据的修正工作,为“DIP”支付方式落地夯实基础。(供稿:杨兴佳  审核:张锋 杨发英 )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