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院内动态

院内动态

我院全新数字化综合信息系统升级上线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8-15 点击数: 【字体:

        信息系统上线后,所有的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和取药等服务环节只需持一个条码“一码搞定”,办理注册就诊只需要出示有效证件(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可大大节省时间。有了这样的系统之后,市民可拥有医院终生健康档案,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医生开具的处方、检查项目等信息只要一扫码就能够显示出来,不必每次看病都带着那么多病史资料,也可有效防止丢失。患者在办理入院、出院时都可以凭借手中一个小小的“条码”来和系统进行“对接”,在看病整个流程中都会省去很多时间。我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使医院跨入了病历、检查“无纸化”时代,标志着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迈进重要一步。


 

近年来,我院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建设思路,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重点,围绕“管理智能化,临床信息化,打造区域性医疗信息平台”的主题,推动医疗服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

为做好此项工作,医院投入大量精力,院领导先后带队或委派相关专业人员赴各地信息化建设示范医院进行参观考察,并充分利用多次参加医院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的机会向各级医院学习交流医院信息系统实施经验,同时邀请江、浙、桂等省市医院信息化专家、全国各大医院信息系统研发公司来院进行专题讲座,充分奠定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于2012年通过政府招标投资近千万元购置服务器18台,存储设备2台,各类交换设备53台,终端计算机200台以及其他附属设备221台(件),完成了网络硬件设施的安装调试及布线等工作。今年5月完成了软件客户化、基础数据准备、软件适应性修改等基础工作。同时,为了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医院信息中心采取重点培训和普遍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分批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医技工作人员以及财务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熟悉新系统的操作,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科室作为试点,测试了解软件性能,并有针对性地在各科室建立了信息系统临床应用联络员队伍,以便进行相互沟通、技术交流及信息反馈。经过不懈的努力,我院综合信息系统已于8月10日正式上线运行。


 

升级后的综合信息系统包括:新旧HIS信息系统的切换,全面整合已建临床检验系统(LIS)、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PACS)、门诊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合理用药及临床药事管理系统、消毒供应追溯系统等。新的信息系统提高了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了医院管理信息化:一是服务人性化。信息化建设将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以方便患者,方便医务人员为首要任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以“门诊一站式”服务为切入点,建立整合预约、分诊、候诊、查询、就诊、检查、治疗与随诊全过程管理的门诊信息管理系统;二是信息智能化。建立患者就医卡身份条码识别、医嘱条码核对等全新服务模式,无论患者在医院任何科室就诊、住院、取药或检查,只要一刷卡,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往就诊情况、就医费用等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建立了以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医院管理系统,基本实现病人、药品、物资的条码化管理,逐步建立以无线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床边管理系统;三是资源集成化。医技科室现在有很多单机版或者科室内部局域网的软件,系统将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办公无纸化。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单、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使用,最终将实现无纸化。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还避免了以往纸质病历书写潦草、漏项等问题,对于二次或多次就诊的患者来说,医生能通过电子病历,对其既往病史详细了解,对下一步的诊断大有帮助。相对纸质病历而言,电子病历有存储量大,信息完整,阅读方便,易于患者辨认、掌握和理解,节约就诊时间等优点。五是无胶片化。放射科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的应用,将实现放射科医生、临床医生在自己的工作站上看到患者的放射影像,从而缩短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对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电子病历,就是将简单的纸张记录转变为电子病历,促进了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有了电子病历系统,病历书写必须按流程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医生的诊疗行为。同时,通过个性化设置,电子病历可进行预警和提示,防止医生出现遗漏或无意识过错。此外,电子病历系统有助于医务部对各科室和医生进行医疗质量监督考核,不仅省时、省力、省人工,而且可以随时监控、全面监控。今后,我院将继续深化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充分发掘运用软件功能,努力建成一流的数字化医院,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院务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