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快节奏的“春节交响曲”
正当大家沉浸在春节合家欢乐的气氛中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则在工作岗位与死神战斗、与时间赛跑,每一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下面就节选急诊科工作中的几个片段,让大家看看我们急诊科快节奏的“春节交响曲”。
紧张忙碌的初一出车——初一中午12点接到急救电话,寺大隆护林站有一位84岁的老人严重鼻出血,分诊的护士即刻通知医生何光平、护士郭晓燕、司机杨爱军迅速赶往现场。去过大孤山水电站的人都知道,这段路用山高路险来形容名副其实。初一这天,黑河桥路段还结了冰。一侧高山,一侧水库,路面还结冰,手机信号又差,一路何大夫不停的给对方打电话说明我们所到方位并询问病情告知应急办法。走了近3个小时,终于接到了病人,在现场鼻腔填塞止血、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渐平稳。下午16点20分顺利将患者接回,三个人从早上忙到这会,滴水未进,18点何医生还要继续值夜班……即使这样,当家属连声道谢时,大家心里依旧充满了满足感与自豪感。
争分夺秒的抢救行动——初二下午19点左右,有一位女士急匆匆地冲进急诊室大喊:“大夫,快!快!快!我们有病人不行了”。刘护士急忙推出平车去接病人,患者约三十岁,不慎将左臂割伤,血流不止,刘护士迅速将他推入抢救室,通知外科张医生,迅速包扎止血。接着又有人大呼:“大夫,快来快来!”只见三四个人抬着一位面色口唇发青、呼吸急促的老太太,罗护士赶忙上前协助,迅速将老人安排到抢救室,抬高床头、通知医生、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祁医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下医嘱。经过半小时紧急抢救,老人气短症状明显好转,大家稍稍松了一口气,将患者转送到呼吸科进一步治疗,之后又是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直至凌晨5点,急诊科内渐渐平静下来。这个所谓的平静仅维持了约50分钟,5点50分,急诊患者又不断到来……
伴随着渐行渐远的新年钟声,一组组画面却越发清晰,这些只是急诊科日常工作的一个个小小缩影,急诊科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绘制了春节最美丽的画卷!(郭晓燕)
(注:1月30日—2月6日,急救中心共接诊患者100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2.06%,其中初二一天接诊171人次;共抢救6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5.63%,其中初四一天抢救19人次;留观32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2%。)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