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人民医院简报第二期(总第150期)
2015年第2期(总第151期)
张掖市人民医院院务部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三日
年龄不再是麻醉的障碍 93岁高龄患者成功麻醉
近日,我院麻醉科为一名93岁高龄的胆石病并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正在逐渐恢复。患者以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紧急入院在我院内科治疗后因梗阻性黄疸转入我院普外科进一步治疗,考虑病人外科情况需立即行手术治疗。高龄病人手术麻醉都具有极大风险,特别是对于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我院麻醉科主任对高龄老人的麻醉高度重视,麻醉科举行了缜密的会诊,认真分析了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措施早早做好准备,手术过程中,麻醉科主任亲自安排麻醉并密切监护范老太的各项指标,根据循环系统的反应,适时给予适量的麻醉药物,经过三小时紧张忙碌的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全麻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据麻醉科主任介绍,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增加,外科手术中高龄患者的量也越来越多,麻醉手术前手术中的各种合并症,以及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都是手术患者产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因素,高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年轻人的3倍,据统计其中2%与麻醉有关,因此,合理处理麻醉术前、术中、术后各种突发情况,是保证高龄患者健康的首要措施,以往人们都不主张高龄老人接受全麻手术,而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的发达,麻醉也开始不受年龄的限制,各大医院陆续开展高龄老人全麻手术。然而手术麻醉因高龄患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心血管、呼吸系统发生衰老性退变,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明显降低,变得棘手且风险高,这不仅要求麻醉师既要保证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又要满足手术需要,还要有效的控制疼痛,这就需要麻醉师术前应为患者做全面的身体检查,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案,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积极、有效地治疗合并症是降低麻醉风险的关键,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以保障呼吸道通畅,确保心血管功能稳定为重点。主张老年人麻醉方法的选择应当个体化,麻醉方案应当越简单越好,在满足手术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干扰,正确处理麻醉,如椎管内麻醉应严格控制平面,全麻应根据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选择不良反应最小的麻醉药物,严格掌握用药量。对急危重、心肺功能差、手术时间长或胸腹部等部位手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近两年来,我院成功开展了多例90岁以上高龄老人手术,此次全麻下开腹手术尚属首例,另外开展了很多例高龄老人泌尿系手术,没有发生一例麻醉并发症。医师水平的提高,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得麻醉安全有了保障。
该麻醉的成功实施证实了我院的临床麻醉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临床麻醉知识呈现了多学科性,为今后的外科学发展提供着更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麻醉科 柯丽娜)
放射科:强化安全意识 创建平安科室
为了积极配合医院创建的“平安医院”活动,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放射科全体医务人员强化安全意识,积极创建平安科室。
为了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争议,结合以往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开会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及办法。严格履行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会诊,各专业高级职称医师对下级医师做好指导工作,坚持每日早会后,业务学习或影像阅片,遇到疑难病人及时提请全科讨论;密切科室间的协作关系,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刘延贤)
1月13日院晨会主要内容:
1、通报了1月6日夜查房情况。上周由副院长杨晓黎带队对儿科进行检查,认为儿科现病历病史描述较详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家庭史无父母健康状况描述,对患儿出生时的情况无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内容矛盾、无重点,部分上级医师查房内这繁琐,粘贴复制病程记录中的鉴别诊断和化验单内容长达一页多,有二份病历的病程记录内容类同,交班记录不详细。
2、调强要进一步加强高值耗材的使用管理。高值耗材使用要严格遵守医院管理和审批程序,必须充分征求病人的意见,特别是外请专家带的设备必须由设备科严格审核,今后高值耗材与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相挂钩,以满足广大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3、强调了近期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病人高峰期门急诊、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要加强消防安全,以及压力容器、电梯运行、车辆安全和食堂、幼儿园及水电暖的安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