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人民医院简报第十六期(总第165期)
2015年第16期(总第165期)
张掖市人民医院院务部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我院荣获全省2014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最佳进步单位
近日,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对在2014年度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我院荣获“2014年度甘肃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最佳进步单位”,药剂科田拂晓荣获“2014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先进个人”。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旨在加强对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大众用药安全。近年来,随着药品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监督指导,此项工作也被纳入医疗机构考核及复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者创先争优,推进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深入开展,省食药局联合省卫计委经过层层筛选,评选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我院作为甘肃省最早一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单位,非常重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上报工作,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科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药剂科认真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总结、分析及上报工作,出色地完成了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下达的目标任务: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意识不断增强,上报数量大幅增加,报告质量明显提高,各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受到了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一致好评。此次获奖,是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激励,对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药剂科 田拂晓)
甘肃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河西学院附属医院教学班开班
4月21日晚,“甘肃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河西学院附属医院教学班”在河西学院附属医院学术厅正式开班。河西学院副校长张有明、人事处处长李伟、院长王海鹰及副院长朱兴仁、杨晓黎、康东、王霞、钱军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副院长王霞主持。
河西学院副校长张有明与院长王海鹰分别做了重要讲话,他们一致认为自院校合并后,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已是校、院合作发展的重要职责。建设一支热衷教学并具有较高医疗和教学水平的临床教学师资队伍是组成“教学医院”重要元素之一,希望全体学员在此次培训任务中不辱使命,认真完成各项培训科目,为增强医院教学能力、建设医院教学队伍、带动全市医疗事业发展发挥先锋作用。
医务部副主任张锋代表全体参训学员发言,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期望,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培训科目,力争通过培训考试,不遗余力为医院教学工作打好基础。(严翠兰)
2015年第一季度志愿服务情况通报
从2015年第一季度开始,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倡导构建志愿服务“零距离”为指导方针,以“一切为了病人”为服务宗旨,在服务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奖励机制上不断完善,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加强,将以往实施单一的出勤率考评模式转变为多项量化评分模式,通过对志愿者服务的质量、态度、形象、纪律等8个日常服务情况的评分,有效将志愿者出勤情况与服务质量考核相结合,使志愿者服务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使各志愿小组由“领任务”变为“请任务”,有效激发了志愿者的服务主动性和持久性。为了鼓励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树立身边的优秀榜样,结合第一季度志愿服务表现情况,现对王亚琴等20名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骨一科等13个表现突出的科室予以通报表扬,具体名单公布如下:
志愿服务突出个人:
王亚琴(供应室)、王红星(中医科)、秦晓丽(骨二科)、史洋(输液中心)、李巧云(骨一科)、展之荣(消化内科)、陈万霞(手术室)、柳晓卉(手术室)、崔雪姗(骨一科)、李妍(骨一科)、胡燕(感染科)、谈雪娇(神经外科)、曹利俊(神经外科)、李娜(泌尿外科)、张玲敏(中医科)、刘瑛(输液中心)、褚文静(手术室)、李晓琴(呼吸科)、许丹(五官科)、何雁楠(急诊科)
志愿服务突出的科室:
骨一科 志愿时间:58小时 总分:576
手术室 志愿时间:48.5小时 总分:486.5
中医科 志愿时间:43小时 总分:426
神经外科 志愿时间:36小时 总分:356
输液中心 志愿时间:35小时 总分:354
志愿服务较为突出的科室:
消化内科 志愿时间:34.5小时 总分:346
呼吸科 志愿时间:34小时 总分:333.5
骨二科 志愿时间:33小时 总分:332
供应室 志愿时间:33小时 总分:329
感染科 志愿时间:30小时 总分:299
急 诊 志愿时间:30小时 总分:298.5
五官科 志愿时间:30小时 总分:297.5
泌尿外科 志愿时间:30小时 总分:295.5
(党群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