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话”健康】带您了解肺癌为何偏爱脑转移?
在中国,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脑转移是肺癌中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据统计,20%—65%的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1年生存率仅为10%!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约有30%左右发生脑转移,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其中以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鳞癌次之。
什么是肺癌脑转移?
血液和大脑之间有一层血脑屏障,能拦住有害的细菌、病毒、化学物质,可谓“护脑侠”。悲剧的是,药物也往往难以突破这层屏障。肺这一器官的血管网极为丰富,易于癌细胞四处逃窜。因此,肺部的病变细胞能轻而易举地借由血管网闯入大脑。
肺癌脑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较真起来,肺癌脑转移不一定有症状,是否有症状取决于病灶或者病灶周围的水肿带是否压迫了有功能的神经。
脑转移分为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常见的脑实质转移又分为大脑、小脑、脑干转移,除了头痛之外,症状一般都不同。
1)脑膜转移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和呕吐(持续性的)。
2)脑干转移比较少见,除了压迫神经直接导致死亡之外,常见的症状还是头痛。
3)小脑转移比较常见,由于小脑是运动平衡中枢,所以小脑转移一般出现的是走路不稳、不能走直线、拿东西不稳等。
4)大脑转移是脑转移中发生率最高的,也是症状类型最多的,包括各种头痛(持续的、间断的、剧烈的、轻微的)、头晕(尤其是出现病灶周围水肿的时候)、压迫语言神经中枢造成的语言障碍(包括突然不会用语言表达、阅读障碍、听不懂话等)、压迫视觉中枢造成的失明、压迫听觉中枢造成的听力障碍、嗜睡或者无法睡眠、精神异常(暴躁、抑郁等)、失忆、癫痫、体温异常……
肺癌脑转移应如何预防?
需要注意的是,肺癌晚期的5年生存率不足5%!统计表明,在中国,临床初次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中,属于早期者不足20%!
肺癌早期其实有很多蛛丝马迹,若出现持久性咳嗽且治疗无效、痰中带血或咳血、喘鸣、胸痛(不规律的隐痛或阵痛)、声嘶、发热等症状,就要警惕了!
肺癌脑转移如何确诊?
医生在诊断时,首先依靠的是原发病史情况,其次是症状和体征表现。在这两步之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脑部占位灶,是较为客观的诊断依据。目前常用的就是MRI(核磁共振)、CT和PET-CT。
(1)MRI(核磁共振):增强MRI对微小病灶、水肿和脑膜转移较增强CT敏感,在肺癌脑转移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随访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CT:有MRI检查禁忌症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
(3)PET- CT:PET- C T能够评价肿瘤及正常组织的代谢差异,有助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同时可寻找原发肿瘤。但有时PET-CT对脑部小的脑转移灶不敏感,需要结合MRI或增强CT进一步检查。
肺癌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如果出现上面提到的症状,家属和患者自身切记不可因为症状轻微而疏忽大意,延误病情。世界上最可惜的就是本可以挽救,却因为疏忽失去治疗的黄金时间。
就诊温馨提示:
门诊地址:门诊二楼内科诊区肿瘤科门诊
住院部地址:内科楼7楼肿瘤科
徐彦主任:13830623199 (9号诊室)
赵世恩:13830670806(9号诊室)
叶鑫:18409365057
陈靖:18893709568
王婷:19709363755(供稿:肿瘤科 梁英 审核:徐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