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这几种传染病预防不能掉以轻心!

来源:感控办 作者:杨文超 发布时间:2023-09-29 点击数: 【字体:

      “十一”黄金周将至!今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你想好怎么过了吗?

      也许你已经规划了“诗和远方”;

      也许你已经约好了友人准备“聚会high起来”;

      也许你已经准备好游戏、电影美剧,打算过一个“宅而放松”的假期。

7c713b8bf4444ac69df554447d0c03d2.png

节假日期间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输入扩散风险增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

在放松精神的同时,也不要忽略身体的健康要求哦!

一、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疫情仿佛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但病毒从未消失,仍要时刻提高警惕!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呈低水平流行,中秋国庆假期人员聚集,新冠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增高。加之“三阳”病例的陆续出现,广大群众在外出游玩时仍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免疫力较差的老人和小孩、孕妇;肥胖人群;基础疾病患者,如哮喘、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易感人群,应做好科学防护。

e1ba4b1e228449919339f3cfa037d366.png

防病提示

      1. 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2. 注意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

      3. 外出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手卫生。

      4. 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N95口罩。

      5. 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尚未感染新冠病毒的,3岁以上未完成基础免疫和18岁以上未完成加强免疫的群众,以及感染超过3个月,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群众,建议尽快前往就近的新冠疫苗接种门诊进行咨询、接种。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流感比普通感冒全身症状更重,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常有咽喉痛、咳嗽。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中儿童、老人、孕产妇等高危人群易引起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发展为重症和死亡。


f8c3a44598b94db1aa3eebd118521b1f.png

防病提示

1.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

3. 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必要时佩戴口罩并定时更换。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 注意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体质及抵抗力。

5. 已患流感的儿童应遵医嘱服药,多休息、多饮水,不要带病上学,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他人,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6. 接种流感疫苗: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在接种剂次方面,对于流感病毒灭活疫苗,6月龄至8岁儿童,如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2至2023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则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是否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优先推荐包括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6至59月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三、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支原体肺炎近两年尤其今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者班级聚集发病情况。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

 8e1ab18af8964cdbbf14c7e8796526d3.png

防病提示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日常防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守呼吸道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且避免脏纸巾的二次使用。如果没有纸巾,可用上衣袖或肘部遮挡,但是不能用手直接遮挡。

2.做好手卫生。要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3.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外出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必须去时,务必带好口罩。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A)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它常在冬季爆发。在我国,主要集中在10-11月份到次年春节期间。儿童感染 RSV 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能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通常以咳嗽、气促、口吐白沫为主,可见喘憋;也可能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

2703a72997d04e58932faefc0fbd335b.png

      防病提示

目前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款针对 RSV 的预防性疫苗上市。RSV 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可在手或污染物上存活数小时,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易感人群的鼻咽黏膜或眼结膜接触病毒后可以发生感染。

1.勤洗手,勤换衣物。保证个人卫生,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源。看护者更需要注意避免被传染。

2.保持室内清洁、物品清洁。对可能染上病毒的家具、玩具、物品等,需要定期用消毒水清洁。

3.不要吸烟,保证空气质量。因为吸烟带来的烟雾对患病儿童危害性更大。

4.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衣袖、面巾纸等遮挡。

5.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婴幼儿应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区域,尤其是儿童密集区域。外出时正确佩戴好口罩,守好呼吸道“第一道防线”。

     

      五、猴痘病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目前,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从2022年1月1日到2023年9月27日期间,全球115个国家/地区累计报告猴痘确诊病例 90,618 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2023年6月至今,本土猴痘病例累计已经超过千例,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了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

猴痘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通过与猴痘病例的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现阶段我国报告猴痘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感染猴痘的重点人群。


bab33f17d9e54bd3a4556bd71ae904e6.png

防病提示

1.避免与猴痘样症状者密切接触

避免与猴痘样症状者(发热,生殖器、肛周等部位皮疹)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使用安全套不能完全预防感染猴痘病毒;若意外接触疑似猴痘感染者或其使用过的物品,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选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

2.出现疑似症状及时治疗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猴痘,可及时前往医疗机构感染科或皮肤科,及时告知接诊医生流行病学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若居家隔离治疗,需单人单间居住,避免与同住人员有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做好被污染物品的消毒。

3.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

重点人群应避免或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如网约、多性别等),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4.出入境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境外归国人员如在境外有可疑接触史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猴痘样症状,应主动就诊并如实报告流行病学史。

      

      六、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天),持续性(14~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主要是“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等)。其临床表现均有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d1b826d092bd400488af1aae002f9db0.png

防病提示

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关,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1.搞好环境卫生,管理好水源、粪便,消灭苍蝇。

2.搞好食品卫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

3.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生熟食品分开放置,厨房用具应生熟分开,注意凉拌菜卫生,防止苍蝇叮爬。

4.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5.进食包装、罐头等食品前应注意保质期,不要吃过期食物。


七、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无法人传人,也不会由空气和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5-7天,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0月,7-10月是高峰期。登革热的症状有发热、眼痛、头痛、肌肉骨头酸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疹。目前尚无可预防登革热的疫苗,对登革热的主要预防手段是防蚊灭蚊。

ac2653a218214e019f1d844faf1986f0.png


防病提示

1.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2.保持室内清洁,做好驱蚊措施。 包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3.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如近期有蚊子叮咬或到过疫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并出现发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等症状,应怀疑是否患上登革热,需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