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不畅 当心慢阻肺 | 我院开展2025年慢阻肺日义诊患教活动
2025年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日来临之际,为提升公众对"沉默的呼吸杀手"——慢阻肺的认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11月18日顺利举办以"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为主题的义诊患教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免费肺功能检测、专家咨询、健康宣教等形式,为近60余名市民提供了专业诊疗服务,其中筛查出疑似慢阻肺患者28例,高危人群20例,有效推动了慢阻肺的早发现、早干预。


别让"喘不上气"成为生活常态

义诊中,68岁的张阿姨向医生描述:“爬三楼就喘得厉害,以为是老了没力气,没想到一查肺功能,医生说是慢阻肺”。接诊专家说道,慢阻肺患者常因早期症状轻微被忽视,约80%的患者首次就诊时肺功能已受损50%以上。活动现场通过《慢阻肺风险自评问卷》帮助市民快速识别高危因素:若您有长期吸烟史、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长期接触粉尘或油烟等情况,即使症状不明显,也需尽早进行肺功能检查——这是确诊慢阻肺的"金标准"。


科学防治,让呼吸更顺畅
针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医护团队提供了个性化干预方案:
· 戒烟指导:呼吸科医生现场演示戒烟药物使用方法,强调戒烟是阻止肺功能恶化的关键;

· 用药规范:通过呼吸训练模型演示吸入装置的正确操作,纠正"症状缓解就停药"的错误认知;

· 生活管理:发放《慢阻肺康复手册》,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肺康复训练,建议雾霾天减少外出,厨房安装高效油烟机。
义诊数据敲响健康警钟
本次活动统计显示:参与市民中,40岁以上人群肺功能异常率达23%,吸烟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是非吸烟者的3倍;仅有12%的受访者能说出慢阻肺的核心症状,85%的高危人群从未做过肺功能检查。专家呼吁,慢阻肺虽无法治愈,但通过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尤其有吸烟史和职业暴露史者更需定期监测。

持续行动,守护每一次呼吸
义诊虽已结束,但健康守护不停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即日起开通"慢阻肺绿色通道",为活动中筛查出的高危人群提供优先就诊及肺功能复查服务;科室将定期开展"呼吸健康小屋"活动,每月举办慢阻肺健康讲座。

呼吸是生命的基石,别让"喘不上气"困住生活。让我们共同关注肺健康,早筛早防,为自己和家人守护畅快呼吸!
温馨提示:慢阻肺的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高危人群需尽早进行肺功能检查。控制危险因素、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审核:呼吸内科一病区 严翠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