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疗工作>医务工作

医务工作

“重启人生”:一场跨越病痛的双向奔赴

来源:血液净化中心 作者:李艳 杨晓燕 发布时间:2025-10-09 点击数: 【字体:

清晨七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走廊里,脚步声打破宁静。走廊尽头,新挂起的锦旗上,“医术精湛除病痛,情系患者暖人心” 十六个大字,在晨光中映出光。这面锦旗的主人是42岁的王先生,字里行间藏着他与医护团队的故事。

a2fc5cf12f3b4850bc53de1e7e88ea7b.png

2023年初春,王先生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拿到诊断书那天,他双下肢胀,浑身无力,无法进食且恶心呕吐。当医生告知需终身透析维持生命时,他躲进病房卫生间,用冷水抹了脸 —— 他觉得,这辈子要停在这儿了。

第一次走进透析中心,他问道:“透析疼不疼?”接诊的医护人员拉过椅子坐下:“您别担心,透析就像给身体定期‘排毒洗澡’,我们陪着你。”这句话让他的肩膀松了些。陈瑞丰主任拿着检查单,讲治疗方案:“你的情况适合血液透析,参数会根据你身体反应调整,咱们的目标是让你重新生活。”

最初两个月,是王先生的适应期。每周三次透析,每次四小时,颈内的中心静脉导管让他不舒服。他低着头坐在透析机旁,脸上无笑意。护士小李每次换液时都会跟他多说两句:“你还年轻,家里还有等着你的人。科室里有患者透析几年后,能上班、陪孩子,咱们慢慢来,能好起来。”小李还给他讲其他患者的康复经历,这些故事成了王先生坚持的底气。

随着透析次数增多,王平的不适减轻。陈瑞丰主任、护士长和护士们,每次见他都问饮食、睡眠,叮嘱他按时吃药。慢慢的,王先生不再抵触透析,脸上有了笑容。

一年后,规律透析让王先生的身体指标稳定。不适症状消失,他找到一份工作。但上班时间和透析时间冲突。王先生跟陈瑞丰主任提了一句,主任当即说:“你把上班时间定好,提前发信息给我,咱们协调。”透析中心有近200名患者,透析时间提前排好,但只要王先生发来了时间,陈瑞丰主任总会重新调整排班,没让他耽误过一次治疗。

今年国庆前夕,王先生定制了锦旗,亲手送到陈瑞丰主任手中。接过锦旗时,陈主任红了眼眶:“这是我们该做的。看到你能重新过日子,比啥都强。”

夕阳落下时,透析中心的灯又亮了。透析区里,陈瑞丰主任拿着化验单,给新患者讲解指标含义;走廊上,护士们推着治疗车为患者连接管道。这一幕幕场景,正是医护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模样——他们用专业与耐心,为患者撑起生命的晴空。(审核:血液净化中心  陈瑞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