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急响应 守护生命安全 | 我院开展心搏骤停急救实战演练
为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应对心搏骤停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6月25日下午,我院组织开展了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突发“心搏骤停”应急演练,医务部、护理部、感控办、门诊部、急诊医学科、安稳部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全流程模拟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紧急抢救、除颤复苏、搬运及转运等实战场景。本次演练旨在检验和完善医院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水平。
本次演练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了演练目的、内容及流程。参演科室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演练,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模拟场景设定为分诊护士听到患者家属呼救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抢救,判断患者意识进行初步心肺复苏,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启动急救流程,有条不紊地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电除颤、人工通气、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药物支持等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在急诊医学科、医务部、护理部等多部门的紧密协作配合下,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抢救,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心律,被送往急诊医学科进一步治疗。整个演练过程历时约5分钟,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高效执行各项救治措施,充分展现了医院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演练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召开总结复盘会议,对本次演练进行了全面评估,各部门深入剖析薄弱环节:本次演练展现出响应迅速、抢救得力、协作有序等亮点,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演练脚本设计简单、实战性不足,部门间沟通衔接不畅,现场指挥效应不显,协同效率有待提升;角色分工、医废处置细节需进一步细化等。后续需着重增强脚本实战性,设计不同岗位、不同场景下心搏骤停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部门协同,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位突发心搏骤停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针对复盘问题,我院将推进系列整改措施:一是优化方案与培训,细化分场景、分岗位的专项培训,提升全员应急能力。二是完善协同机制,明确部门沟通流程与责任人,确保应急信息高效传递。三是进一步完善医院的急救流程,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此次应急演练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心搏骤停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意识。我院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审核:门诊部 王爱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