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护理天地>护理动态

护理动态

“患”位体验,医心更懂你 |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体验活动

来源:肿瘤科 作者:赵秀秀 发布时间:2025-07-21 点击数: 【字体: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医学格言道出了医疗照护的本质。在日常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如何更精准地理解患者感受?通过角色互换,能否从患者视角优化就医流程?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将“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落到实处,我院肿瘤科组织护士开展“患位体验”活动,以亲身体验促进共情能力提升,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358112dfe3724de2a09321c75976d6ef.png

从“医者”到“患者”的身份转换

作为护士,日常工作中需不断提醒患者按时用药、注意安全、调整饮食结构等。而当以“患者”身份躺到病床上时,才能切实体会到患者的无助与恐惧,进而引发对患者就医场景的思考。

在经历检查排队、躺上陌生的检查床后,才理解患者的“害怕”不仅源于疾病本身,更源于对未知诊断结果的心理压力。此时,一句鼓励的话语便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19957276302d412cbc4ff959edf0f3f4.png

体验中的反思与发现

称呼的温度:早交班时,听到医务人员以“3 床患者”代称,深刻认识到患者首先是独立个体,而后才是疾病载体。医疗服务的专业性不应忽视人文关怀,使用姓名称呼、耐心解释病情,对患者心理的抚慰作用不容忽视。

沟通的深度:查房时,医生简短询问症状后便转向下一患者,使患者未能及时表达“因焦虑整夜未眠”的情况。当看到医生办公室外等候的长队,患者选择默默返回病房。这一过程反映出患者对与主管医生增加沟通时间的实际需求。

服务中的温暖瞬间

尽管体验中存在待改进之处,但医护人员的暖心举动仍让人印象深刻:

当患者担心无人陪同完成检查时,主管医生会暂停手头工作陪同前往,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慌情绪。

护士在患者入院时,会主动征求意见选择床位,以提升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每日交班时的微笑问候,拉近了护患距离。

770ecee5e15b4f3980dedeb0b70711f8.png

肿瘤科护理团队虽年轻,但专业能力扎实,面对长期化疗导致静脉炎的患者血管,仍能精准完成穿刺操作,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4eab7b53b5164c988458f5c6794f3eef.png

放疗技师在患者检查时,会主动握住患者的手轻声安抚,减少患者心理恐惧。

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启示

通过此次“患位体验”,护士群体的共情能力得到有效激发,对患者就医感受与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技术可治疗疾病,共情能抚慰心灵。

回归工作岗位后,医护人员的服务视角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尊重患者的表达权,在专业操作之外,主动倾听患者的个体经历。

此次活动并非简单的角色扮演,而是一面映照服务细节的镜子,促使医护人员发现工作中被惯性忽略的人文关怀点。唯有真正站在患者角度感受,才能让“医者仁心”落到实处。

未来,肿瘤科将持续以“患位思考”优化服务流程,在专业医疗之外,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让医疗服务既有技术的精度,更有情感的温度。(审核:肿瘤科  徐彦 )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