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模糊视界,拥抱清晰晚年
今年刚满70岁的李爷爷,最近总觉得看东西模模糊糊,眼前有薄雾笼罩。起初,李爷爷以为是老花眼,但佩戴眼镜并没有得到缓解。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症状越来越严重,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李爷爷患上的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白内障。
一、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多数白内障的早期表现为视力下降,看东西像“毛玻璃”般雾蒙蒙,并且症状越来越重。
白内障,简单来说就是眼睛里的晶状体从清澈透亮变得浑浊模糊,就像相机镜头变脏了,拍出来的画面自然也不再清晰。正常情况下,晶状体负责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但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外伤等因素影响,晶状体蛋白质变性,逐渐变得浑浊,最终导致视力下降,这就是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的病因。
白内障又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等类型,最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是晶状体的生理性老化,是年龄相关性的退行性改变。此外,眼部疾病、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都会加速晶状体发生混浊。
二、这些症状出现,警惕白内障
1.视物模糊:像蒙了层雾,且逐渐加重。
2.重影或多影:看一个物体感觉变成了两个或多个。
3.畏光、眩光:对光线敏感,白天怕光,夜间看车灯光晕大。
4.老花眼“突然变好”:本需戴老花镜,突然能看清近处,可能是晶状体变凸导致的“假近视”。
5.颜色变淡:看东西颜色发黄、发暗,失去鲜艳感。
三、白内障的“帮凶”有哪些?
1.年龄:60岁以上人群超半数患有白内障。
2.紫外线:长期暴晒,紫外线加速晶状体老化。
3.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风险更高。
4.不良习惯:吸烟、酗酒、长期使用激素药物。
四、如何预防白内障
1.防晒护眼:户外活动时,戴墨镜、宽檐帽,减少紫外线伤害。
2.控好“三高”: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降低代谢性白内障风险。
3.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E、叶黄素的食物(如绿叶菜、蓝莓、坚果)。
4.远离烟酒:戒烟限酒,降低晶状体损伤风险。
5.定期检查:40岁后每年做眼科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五、常见问题答疑
1.得了白内障,只能“等瞎”?
(1)误区:很多人以为白内障要“成熟了”才能手术,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白内障拖得越久,只会增加手术难度,降低复明率,目前最普及最成熟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2)最佳手术时机:当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如看不清路、无法阅读)时,就应考虑手术。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成熟,微创切口小、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看清。
2.眼药水能治白内障吗?
目前尚无特效眼药水能逆转白内障,部分药物仅能延缓发展,手术才是根治方法。
3.白内障术后会复发吗?
人工晶体不会再变浑浊,但少数人可能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后囊膜变混浊),门诊激光治疗即可解决。
4.是不是晶体越贵越好?
要想效果好,合适最重要。术前要将用眼习惯、生活需求告诉手术医生,再结合眼部检查结果,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工晶状体。
医生提醒:人工晶状体还不能完美替代年轻时候透明的自然晶状体,选择时不要过于苛求完美,过于纠结,对术后效果的期待也要理性。
六、做完白内障手术,有哪些注意事项?
白内障手术后第一天要换药检查,无特殊情况,即可配合眼药正常生活了。手术后1个月以内,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及用力弯腰低头的动作。避免游泳,游泳池的水可能会从尚未完全愈合的手术切口进入眼内,进而引起眼内感染。(审核:白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别让白内障挡住美好世界!
如果家中老人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
一定要及时就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