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别让眼睛“渴”出问题:干眼症,比你想的更“伤眼”!

来源:眼科 作者:李芳 发布时间:2025-08-01 点击数: 【字体:

在这个“手不离机,机不离手”的数字时代,我们的眼睛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您长时间盯着屏幕后,是否经常感到眼睛干涩、发痒,甚至出现视物模糊、灼烧感等不适?这些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眼疲劳,而是“干眼症”发出的预警信号。

图片


不要以为这只是暂时用眼过度,导致眼部疲劳所致,如果您有上述不适,很有可能患了干眼症。说起干眼,很多人认为就是眼睛干涩,不会觉得它是一种病,但实际上,干眼是一种眼科疾病,如果任由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视力。

图片

一、干眼症:不容忽视的“视力隐形杀手”

通俗来讲,干眼就是眼睛表面的“润滑油”太少或者油脂质量不好了,干眼症是一种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眼睛表面无法保持足够湿润的慢性眼表疾病。据统计,我国干眼症患者已高达3.6亿,相当于每5人中就有1人患病,成为继近视之后的又一国民健康隐患。

图片

二、典型症状警示

1、持续性眼睛干涩、发痒。

2、明显的异物感或灼烧感。

3、视物模糊、视力波动。

4、对光线敏感,容易疲劳。

5、严重时可能出现眼痛、红肿。

736b24ea645e48f08cef5622ec21b4c9.png

三、六大致病因素解析

1.数字时代的代价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显著减少眨眼次数(从正常的每分钟15-20次降至5-7次),导致泪液分泌不足,眼睛干涩不适。数据显示,目前60%的电脑族正遭受干眼困扰。

图片

2.美丽背后的隐患

双眼皮贴、假睫毛、美瞳线等眼部化妆品可能堵塞睑板腺,影响泪液质量,特别是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干眼风险将会增加3-5倍。

图片

3.环境因素的侵袭

空调房、空气污染、紫外线等外界环境会加速泪液蒸发,研究显示,在干燥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干眼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出40%。

3a89dd56e97b4f32861197e1407abe1c.png

4.年龄不可抗力

50岁以上人群泪液分泌量仅为年轻人的40%,这使得老年人成为干眼症的高发群体。

5.全身性疾病关联

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患者中,干眼症发病率高达30-50%。

6.药物副作用

抗组胺药、部分降压药等200余种常见药物可能影响泪液分泌。

四、科学防护七步走

1.智能用眼法则

(1)严格执行“20-20-20”法则: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远眺6米外20秒。

(2)设置每小时强制休息提醒,闭目养神或做眼部放松运动。

d00be32b266c455ab410ac7e7f5befa3.png

2.眨眼训练计划

(1)基础训练:轻闭眼2秒→紧闭眼2秒→放松2次,一次训练一分钟,让你的眼睛更轻松。

2)进阶方案:每天10组,每组1分钟,可配合工作间歇进行。

b70b369c8fb342619cad317ff7e1582b.png

3.环境优化方案

(1)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2)电脑屏幕略低于眼睛水平线10-15厘米。

(3)避免空调直吹,必要时使用桌面加湿器。

4.科学热敷指南

(1)适宜人群: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

(2)正确方法:40℃左右温水热敷10分钟,每日1-2次。热敷会让分泌物软化,便于排出。

(3)禁忌:急性结膜炎、严重眼部感染患者禁用。

5.隐形眼镜使用规范

(1)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

(2)选择高透氧材质。

(3)配合人工泪液使用,以缓解干涩。

014e014f089e4ce791f78978136ceb03.png

6.生活方式调整

(1)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熬夜。增加深海鱼类、胡萝卜等护眼饮食。

(2)戒烟限酒,控制咖啡因摄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7.专业干预时机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就医:

(1)症状持续超过2周

(2)视力明显下降。

(3)伴有眼痛、红肿。

(4)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五、特别提醒

干眼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早期干预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干眼患者会同时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因此心理调节同样重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建立个人眼睛健康档案。

记住:您的眼睛值得最好的呵护!从现在开始,给双眼一个健康的未来。

cedece2164bb472392fec462803bd512.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