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肠子也“纹身”? 别让通便药给你的肠道“纹”上危险色!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贠红芳 发布时间:2025-07-24 点击数: 【字体:

原来真有“黑心肠”,这种病让“黑心肠”不再是形容词!想象一下,你的肠子内部变得像豹纹一样,或者染上了深棕色… 这不是科幻片,而是一种叫“结肠黑变病”的“皮肤”(黏膜)变色事件!一起来探秘吧:

结肠黑变病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吞噬了凋亡的细胞碎片和泻药成分后,形成的脂褐素样色素沉着。简单说:是肠壁里面“吃垃圾”的细胞(巨噬细胞)被泻药搞“脏”了(积累色素),导致肠壁看起来变黑(主要在肠镜下可见)。

c4474d9d20d8479298ce6f95d7a46ca8.png

♦肠内“豹纹”?

医生为结肠黑变病患者做肠镜时,看到的不是健康的粉嫩肠壁,而是布满深棕色、黑色斑点或条纹的画面,严重的像铺了一层深色绒布,经典的则呈现酷炫的 “豹纹”或“虎皮纹”图案。

♦为啥会这样? 不是肠子真变黑了,而是肠壁里住进了一群“吃垃圾”的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它们肚子里装满了深棕色的“色素垃圾”(脂褐素样物质)。

 ♦幕后黑手来自泻药界的“刺客”!

肠子变色,绝大多数 (>90%) 都是长期使用“蒽醌类泻药”惹的祸!它们是隐藏在“天然”、“植物”外衣下的变色元凶。

4c6a2e8429d546c29f5e61cc6574b320.png

“刺客”名单大揭秘

*番泻叶:很多通便茶、减肥茶的主力军。

*大黄:中药里常用的泻下药。

*芦荟:尤其是芦荟大黄素含量高的部分(全叶芦荟汁/凝胶)。

*决明子:常被泡茶,宣称能明目通便。

*酚酞:果导片,虽非蒽醌但机制类似且已禁用或严格限制。

*波希鼠李皮/弗朗鼠李皮:一些西方草药泻药成分。

这些泻药成分刺激肠道,加速排便的同时,会“误伤”肠壁细胞,导致细胞“自杀”(凋亡)。巨噬细胞赶来清理“细胞尸体”,结果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深色“垃圾”堆积在肚子里,就把肠子“染”花了。

♦症状:不痛不痒不捣蛋:结肠黑变病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你不会因为它而肚子痛、拉肚子或便血。

♦如何被发现?通常是在做肠镜检查(可能是因为便秘、体检、或其他肠道问题)时,被医生“意外”发现的。

♦转归与风险

『色素会消退』

肠壁黏膜上的色素沉着通常会在停用泻药后的几个月到1-2年内逐渐减少、消退,肠道黏膜有望恢复正常的粉红色。

『功能恢复需时间』

虽然色素可消退,但长期滥用泻药导致的肠道功能损伤(如依赖性或神经损伤)恢复可能较慢,甚至不可完全逆转。因此及早停用蒽醌类泻药非常重要!

♦会癌变吗?

目前主流观点:结肠黑变病本身不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但被视为长期慢性刺激和黏膜损伤的标志。研究提示它可能轻度增加结直肠腺瘤(息肉)和癌的风险,或者与息肉/癌并存,这种风险增加是相对的和轻度的,不必过度恐慌,但必须引起重视!它主要是滥用泻药的明确信号,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产生药物依赖(不吃就拉不出)、损伤肠道神经(结肠惰性),甚至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重要警示:别被“天然”忽悠了!

“天然≠安全无害”:很多导致黑变病的泻药都打着“纯天然植物”、“草本精华”、“古方排毒”的旗号(尤其是某些减肥茶、通便茶、排毒养颜产品),长期用,肠子就可能“黑化”。

♦便秘可能是帮凶:虽然泻药是主因,但长期便秘也可能和黑变病的发生有关联(可能因此更容易依赖泻药)。

66204d50f88141e1ac00324f833fbac2.png

   ♦ 如何守护“粉嫩肠”?

停!停!停!立刻停止使用可疑的蒽醌类泻药和通便保健品。看清成分表!

0edc6df5e49548bcbdc44326382a1b06.png

科学通便

 ➽ 吃纤维: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 多喝水:给便便加点“润滑剂”。

 ➽ 勤运动:让肠道也动起来。

 ➽ 好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别憋着。

 ➽ 安全泻药:实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聚乙二醇、乳果糖这类更安全的渗透性泻药,或者欧车前这类容积性泻药。

fcfe7a99be5d4bed8fbf950b02a21a1d.png

 ❸定期肠镜随访: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如黑变病的程度、年龄、家族史等),建议定期复查结肠镜,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息肉或其他病变。

下次看到宣称“天然强力通便”的产品,想想肠子的“时尚豹纹”,三思而后行哦!保护肠道,从科学认识和健康生活开始!(审核:消化内科 庄永艿)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网站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更正、删除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