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三伏天PICC居家护理指南:守护“生命线”安全度夏

来源:心胸肿瘤外科 作者:魏静 发布时间:2025-07-22 点击数: 【字体: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肿瘤化疗、长期输液患者的“生命通道”。夏季高温易致出汗增多,可能引发感染、贴膜松脱、导管移位等问题,需做好重点防护。

e27041fd0aed4e0c85e9243f57694b7d.png

一、环境控温:防汗是核心

夏季护理的关键是避免敷料被汗液浸湿(汗水+高温易形成细菌温床)

3680d55382eb47a3b91f05e6100d86cb.png

• 尽量处于阴凉通风处,室内空调调至24℃–26℃,避免直吹风口(体质弱人群易感冒)。

aa078843c2c348acae49fdbd5d06fca7.png

• 减少外出和家务劳动,降低出汗量。

• 降温小技巧:可在腋窝附近用毛巾包裹冰袋间接降温,或用便携小风扇局部降温(需远离导管入口,风力柔和)。

绝对禁止:用手扇风(可能带入细菌)、擅自掀起敷料边缘透气(破坏无菌屏障)、冰袋直接接触敷料(温差大易凝结水汽)。

二、提高维护频率:灵活调整

夏季出汗多,不可机械遵循常规维护时间(常规7天1次)

• 维护时向医护人员说明出汗和皮肤状况,酌情缩短维护间隔。

• 若敷料不再密闭、干燥、牢固,或穿刺点不适、敷料内潮湿,需立即更换。

三、安全沐浴法则:严格防水

c51c9945f5144d0e800bf9089d827565.png

• 禁止盆浴、游泳,仅可短时淋浴(≤10分钟)

• 防水步骤:先垫干毛巾,再用保鲜膜缠绕3–4圈,上下边缘用胶带密封;淋浴时高举置管臂。

cd7db5d266fc46849c05bb41bc1dc7aa.png

• 沐浴后立即检查敷料,若潮湿、松动,需马上就医更换。

四、衣物与活动管理:减少牵拉

• 穿衣:先穿置管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相反(先脱健侧)。

• 衣物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建议袖口装拉链,避免牵拉导管。

• 活动禁忌:禁止提>5kg重物、打球、游泳。

• 推荐活动:每天3次握拳松拳练习,每次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五、日常维护“五可行六禁止”

五可行

1. 日常活动:吃饭、刷牙、看书等轻松活动可正常进行。

2. 淋浴防水:用专用防水袖套或保鲜膜+胶带密封穿刺点周围(边缘留3-5cm)。

3. 轻柔运动:置管24小时后,可做握拳、转手腕、捏弹力球等动作,预防血栓。

4. 每日检查:观察穿刺点是否红肿、渗液、出血、疼痛;检查导管固定是否牢固、长度是否变化。

5. 每周维护:需由专业护士更换敷料、冲洗导管,检查皮肤状况。

六禁止

1. 禁止盆浴和游泳,防止贴膜浸湿引发感染。

2. 禁止在置管侧手臂测血压。

3. 禁止用置管侧提5kg及以上重物(控制在2-3Kg 以下)。

4. 禁止剧烈活动(如扩胸、甩手、举哑铃、打球等),以防导管移位或断裂。

5. 禁止压迫导管(如穿紧身衣、睡觉时压迫置管侧)。

6. 绝对禁止撕揭敷料,以免破坏无菌屏障。

950d2fa687134b34807b56949412dc3f.png

六、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就医科室选择

• 紧急情况首选急诊科。

• 日常维护可去血管通路门诊;周末可前往当初置管的科室(如心胸肿瘤外科)

特殊情况处理

若导管断裂或滑出体外,需保持冷静,立即停止手臂活动,切勿自行插回;若仅部分脱落,用胶带临时固定后尽快就医

3406d1f74df54c7fbe515e83b4254575.png

就医征兆

感染征兆:穿刺点红肿、溃烂、渗液、出血、疼痛,有脓性分泌物或体温>38°C

导管异常脱出>2cm、断裂、破损、污染,或导管内有沉淀物/血凝块。

身体不适:置管侧手臂肿胀(臂围差>2cm)、麻木,或出现胸闷、气促。

敷料污染、松脱、浸湿(切勿自行更换)

总结:安全度夏口诀

“温度控好汗少流,敷料干燥勤查漏;洗澡严封防水侵,异常速医不将就!”

牢记以上要点,轻松应对夏季PICC护理。(审核:心胸肿瘤外科  李昕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